第一章 童年(12) 乱世顽童
[ 编辑:harlibaba | 时间:2016-05-08 16:26:45 | 浏览:802次 ]
文革初期,学校停课。我整天无所事事。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合作社(超市)旁(松花江街)的象棋摊上。
那时,下象棋着了迷。还向同学借来象棋书,晚上仔细研究。只记得看了杨官磷的《屏风马急进过河车》后,棋艺有了很大的提高。在棋摊的擂台上也开始小有名气。
由于处在文革的风暴中,耳濡目染,看到和听到的都是派系和武斗的传言。而且那时大多数的中小学生游荡街头,都会身带一些打架的器械。陌路相遇,一言不合,即会大打出手。
我本来就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东西,这时就开始琢磨制作一把“火药枪”。
我找来一根粗铜管做枪管。把铜管的一头用锤子砸扁,然后把在火车站内捡来的铅块,(货车装货后都是用铅块来封门的。)用家中盛汤的大勺子把铅块融化后灌入铜管后端。用以封堵铜管后端使其密闭。再用铁锉在铜管中后端挫出一个洞,作用是在此处用“纸炮”引发枪管内的火药。用厚木板做出手枪枪身,再把铜管固定在上面。用铁丝和猴皮筋做出枪击,可以打击铜管小洞上的纸炮。最后是买来大号鞭炮,扒开后取出火药,灌入枪管内。再用揉过的纸堵住火药,放入小颗粒的滚珠(枪沙)。第二次用纸进行塞堵。(一般是用筷子使劲推实)。
第一次做好枪管后,我决定在家中进行实弹测试。那时年龄太小,根本没有预防危险的意识。
测试开始-我把装满火药的枪管放在凳子上,枪口对着开着的门。用鞭炮上的捻子插入枪管的小洞中。弟弟妹妹都藏在角落,用手捂着耳朵。在点火前,我灵机一动。(就是这一念之间,避免了一场飞来横祸)把地上的一个用三块厚木板做的小凳挡在枪管面对我们的这个方向。我点燃了火药捻子..
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情况出现了,那根枪管轰的一声爆炸了!当时的景象把我吓傻了。家中吊着的日光灯瞬间被崩碎了,铜管的碎片把墙上的墙皮打的乱飞!墙上的镜子、镜框全都掉了下来。那个挡住我们的厚木板凳中间的木板被火药硬给挖出一个大洞,散了架的三块木板飞出很远。弟弟妹妹大哭,乱作一团...
那天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,我被痛打了一顿...
后来,我仔细思考了这次测试失败的原因。又找了一些同学、朋友询问。有人告诉我-火药的性能不一样,我可能是没有正确的来选择。别人给我介绍,最好是使用“双响雷”中下端的火药。他们叫他顺药。
双响雷鞭炮的特点是,首先爆炸的是下端的火药,大家叫它“顺药”,作用是推动鞭炮向上冲出,而上端的火药,就是当鞭炮到达一定高度时,横向炸响,这就是他们说的“横药”(作用力横向运动)。我测试的失败之处可能就是误用了“横药”。导致枪管爆裂。
于是,我照方抓药。再次做了一根枪管。这次果然很顺利的进行了实弹测试,只是实验地点放在了后院的空旷之处。我的火药枪第二次测试-还记得很清楚。把一个空酒瓶子放在了大约10米远的距离。举枪射击,酒瓶子应声被击碎!
当我把火药枪别在腰间的时候,真的有一种当世英雄的感觉。再在街上碰到小流氓的时候,他们只要看到我腰里的家伙,无不退避三舍...
- 上一篇:第一章 童年(13) 铁路街男孩儿
- 下一篇:第一章 童年(11) 文革来了-中国人所有精神上的建筑全部坍塌